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的課程建設是培养高素质自动化人才的焦点环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課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资助学生掌握自动化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掌握自動化及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术,踐行工匠精神。其中,對于師範類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教研教改和教學治理能力,能夠在中等職業學校等教育領域(行業)從事自動化及相關領域教育教學和教育治理事情的“一體化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
为实现培养目标,各专业针对专业需求,构建了基础課程、专业焦点課程和选修課程相结合的課程体系,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同时,通过实验課程、实训課程和项目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息争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並建设課程评估机制,定期对課程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馈连续革新課程内容和教学要领,确保教学质量。
自動化系凭据“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认证要求,凭据人才培養方案中培养目标和结业要求设置自动化专业的課程。为了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该专业的課程结构还包罗一些新形态課程,如项目制、AI+、创新型、研究型、学科交织。这些課程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识教育内容与国家生长偏向相匹配,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语言与工具、军事宁静与康健、体美劳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专业教育植入国家创新和自动化专业生长新需求,引入了与人工智能学科及智能制造相关的机械人、机械视觉等新元素;並凭据职业教育的新生长和新需求,对教师教育課程内容进行革新和更新。工程教育与行业生长相衔接,其中凭据实际工程项目需求凝练了电子技术課程设计、顺序控制課程设计、四选一課程设计(历程控制課程设计、移动机械人課程设计、智能制造課程设计、嵌入式智能系统課程设计),以及进行职业技术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企业技术开发需求为依托,结业设计环节增设企业导师指导及评审,以岗位需求促学业进步,以行业生长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測控技術與儀器系依托天津市信息傳感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智慧康養研究院兩大科研平台構建"双核驱动·四维领悟"培养体系:推行“理论+技术”双证书人才培養模式,接纳“精理论-重实验-强实训-会设计”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OBE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优化培养目标,基于“人工智能+测控技术与仪器”构建前沿課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机制,推行新工科项目式課程体系,开设“工业互联网”微专业,推动学科交织融合。
人工智能系以提升人才職業素養爲主線,在培養方案中突出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標OBE理念,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養課程体系,課程设置突破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构建多学科、跨专业、涵盖人工智能全知识领域的知识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过深化校企相助、项目驱动等方式构建映射人工智能真实应用场景的综合实践训练项目,以职业岗位的焦点素养为尺度,开展全贯串式人工智能实践性教学,并基于本专业特色向智能制造和职业教育进行学科交织融合和延伸扩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動化系課程体系紧扣“以新促新、以智提质” 的理念,依据职业教育市场需求和工业特点设置专业課程,深度强化传统电气行业与新工科技术的工业融合,如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机械人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入传统电气行业,推动电气专业智能化生长,拓宽学生多元化就业路径。課程坚持从需求端出发,实施“动态”调整战略,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加入和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掌握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确保課程与工业实际需求高度匹配,并切合国际化人才培養尺度。目前已建成盘算机控制課程项目组和专业課程项目组。
電氣技術系聚焦国家战略生长偏向,紧盯学科与专业生长前沿,融入新工科元素,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专业具备强、弱电并重,软、硬件兼施,控制、治理相结合的特点,培养具有自动化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善于相同和协作的应用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经过在校五年的系统性专业学习,系统地掌握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须要要领,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电子设备及智能装备的设计、实施、维护和治理等方面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技术,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成为中等职业学校领域从事电类、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和教育治理事情的高素质的“一體化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
實驗實訓中心以本科生、研究生实验实训教学为主,集教学、学生第二课堂、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中心总面积约2900平方米,下設26個專業實驗實訓室,配備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等先進設備3000余台(套),總價值逾9000萬元。在教學方面,中心全面貫徹OBE理念,以學生學習结果爲導向,建设了系統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中心承袭學校“雙證書”培養模式與“動手動腦,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爲焦点,以"早培育-強應用-重實踐-促就業"四維聯動的培養鏈條爲育人路徑,構建了系統化、模塊化、層次化的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在學生第二課堂,中心注重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以“三級雙驅”培養模式構建大學生創新教育新體系。
经过学院各专业对課程建設的努力,学院課程多次被认定为一流本科建設課程,2020-2024年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名单见下表。
2020-2024年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名单
序號 | 級別 | 年份 | 課程名称 | 負責人 | 課程类型 |
1 | 省部級 | 2019 | 自動化學科教學法 | 王東濤 | 线下一流課程 |
2 | 校級 | 2019 | 電路原理 | 劉麗英 | 线上线下混淆式一流課程 |
3 | 校級 | 2019 | 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 | 路光達 | 线上线下混淆式一流課程 |
4 | 校級 | 2021 | 單片機原理與接口 | 郭庭航 | 线上线下混淆式一流課程 |
5 | 校級 | 2021 | 電力電子技術 | 曾凡琳 | 线下一流課程 |
6 | 省部級 | 2021 | 電力電子技術 | 曾凡琳 | 线下課程 |
7 | 校級 | 2023 | 測控電路 | 楊穎 | 线下一流課程 |
8 | 校級 | 2023 | 虛擬儀器技術 | 王豔豔 | 线下一流課程 |
9 | 省部級 | 2024 | 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操作 | 路光達 | 线下課程 |
10 | 省部級 | 2024 | 測控電路 | 楊穎 | 线下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