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天津市噪聲危害工程防護技術指導中心/展示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天津市衛健委指導、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支持建設,2022年正式建设。中心以服務國家職業病防治戰略爲目標,聯合天津大學、天津內燃機研究所、哈工大(深圳)等高校及企業,構建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聚焦噪聲職業病危害防護標准研發與工程技術攻關,覆蓋技術篩選、推廣及産業化應用全鏈條。
二、組織架構與建設內容
中心實行依托單位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整合跨學科資源,在防護標准制定、智能降噪技術研發、職業康健培訓及科普教育等領域取得顯著结果,形成“研發-轉化-應用”一體化服務體系,爲提升工業噪聲防控水平提供技術支撐,助力職業康健高質量發展。中心主要建設內容如圖1所示。
中心圍繞噪聲職業病防治,構建“標准-技術-應用”全鏈條體系:標准研發部聚焦噪聲與身心康健關聯性研究,分析噪聲對生理機能(聽力、心血管等)及心理行爲(認知障礙等)的影響,制定工程防護與個體防護標准。技術研發部下設噪聲檢測與控制實驗室,建設聲學測量、振動分析等平台,研發複合隔聲結構、主動/被動降噪技術及減振系統。技術推廣部通過國際相助篩選先進技術,利用宣傳手冊、數字化平台推廣防護裝備(如智能降噪耳麥)及遠程噪聲監控系統。展示中心通過噪聲場景模擬、防噪技術體驗及科普培訓,直觀展示工業/交通噪聲危害及防護方案,開發職業培訓課程,提升企業與公衆噪聲防護意識。中心依托跨學科團隊,整合天津大學、科大訊飛等資源,推動噪聲防護技術標准化、智能化發展,助力職業康健治理體系建設。
圖1 中心建設內容
三、科研能力與结果
中心自建设以來取得顯著科研成效:累計承擔科研項目19项(纵向6项、横向13项),发表论文15篇(SCI 5篇、EI 8篇),获授权发现专利4项、软著4项。代表性结果包罗:
1、噪聲控制技術突破:針對工業場景開發主動降噪技術,在線尾事情台實現高降噪量(達95dB噪聲環境優化);構建基于5G的遠程噪聲監測系統,集成傳感器-邊緣計算-數據中台架構,實現全天候監測與智能預警。
2、場景化技術研發:完成乘用車座艙低頻轟鳴噪聲耦合分析,爲車輛降噪設計提供理論支撐;研發管道噪聲主動控制體驗裝置,通過自主研發算法實現聲波相幹相消,直觀展示降噪效果。
3、無損檢測創新: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開發超聲體場剖析高分辨檢測技術,實現非侵入式三維聲場重建;聯合天津特種設備研究院研制電磁無損檢測系統,突破帶包覆層金屬管件焊縫檢測難題,配套三軸掃描平台實現自動化B/C掃檢測。
4、學術影響力建設:中心通過産學研協同攻關,形成從基礎研究(聲源定位算法)、技術開發(複合隔聲結構)到産品應用(智能耳麥、監測系統)的完整創新鏈,爲職業噪聲防護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2023年,在由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舉辦的第五届亚洲圖像处置惩罚学术研讨会暨国际信息技术聚会会议上,中心教师主持医学圖像处置惩罚分会场研讨,促进跨领域技术交流。
四、科普活動與培訓資源
中心自2022年起開展多樣化科普活動,累計舉辦講座、展覽及體驗項目30余場,覆蓋師生、企業人員等2000余人次。重點推出兩大科普裝置:管道噪聲主動控制模擬裝置通過聲源模擬與算法降噪,直觀展示工業噪聲控制效果;音樂心理座艙系統融合腦機接口與音樂療法,實時監測腦電波並調節音樂節奏,用于壓力舒緩與康健幹預。同步建设職業康健培訓體系,面向企業治理者及勞動者開設課程,由中心專家講授噪聲防護技術、外聘教師解析政策法規與典型案例,強化噪聲職業病防治能力。通過科普與培訓雙軌推進,提升公衆防護意識,促進跨領域技術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