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態 > 正文

首頁

【戰“疫”進行時】我院召開“青春遇見疫情”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線學習交流會

日期:2020年03月11日 18:30 作者:

在抗击疫情的很是时期,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鼎力大举量,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如期直播。自动化學院第一时间响应学校招呼,积极组织、提前预告,确保全笼罩,让全院学生同全国其他大学生们一起如期同上这堂特殊的思政课。

在四小節的課程中,教授們將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爲一本生動的“教材”,從人類與自然、國家與人民、擔當與責任的角度,通過理論的講解、大量的案例和翔實的數據解讀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中彰顯的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引領學生們上好這堂特殊而又鮮活生動的“思政大課”。

为此,學院于3月10日组织召开“青春遇见疫情”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线学习交流会。學院党委副书记李敏、部门领导员和1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加入了交流。

劉仕龍是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學生,母親在醫院食堂事情、父親在郵政單位事情。他說:“這堂思政大課爲自己理清了思路,堅定了信念。疫情發生後所住社區也有人被隔離了,當時自己內心還是挺畏惧的,勸阻家人不要外出,可媽媽卻在過年期間主動向醫院申請返崗,說‘國家有難得去幫忙’,爸爸也一直堅持在崗。開始我不理解他們,問我爸‘你們單位其他人不都放假嗎?你怎麽還要去,回來不得熏染病毒嘛?’爲此還和我爸吵了一架。後來得知爸爸是要去單位發放送往武漢的醫療物資等,感覺很內疚,也很自豪”。說到動情處,平常堅強的他一度哽咽。正是在家庭的熏染下,他深切體會到國家有難,沖鋒在前的責任擔當,也盡可能爲社區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來自新疆的古麗孜巴·焦爾艾提江分享自己的感受時提到來家裏消毒的社區事情者帶給自己的感動,她說:“昨天聽課過程中通過老師們的分享,我看到了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把把爲制止交织熏染而剪了的發辮,一個個在防控事情一線廢寢忘食的背影,我也想到了來我家進行消毒事情的阿姨,她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放過家裏的任何一個角落,每次她完成事情出門時的背影都是我見過最可愛的背影”。同時她鼓勵身在湖北的劉仕龍學長,“愛和希望會比疫情傳播得更快,全國人民與湖北人民戰鬥在一起”。同學們一一分享學習體會和收獲,他們因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而自豪,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自信,有的同學在通過志願服務踐行青年責任,有的同學通過捐款捐物助力抗擊疫情。輔導員李碩分享了武漢學生家長發來微信表達對習近平總書記來武漢視察的喜悅和抗擊疫情必勝的信念。

最后學院党委副书记李敏讲话,他说青春遇见疫情,是对青年学子的一场考验,很是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的生长和历练。希望同学们要勤学,通过所见所学树信心,将社会责任酿成一种与己的关联;其次要善思,通过所思所感促生长,在思考中明辨是非,在思考中引发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最后要力行,通过所践所行勇继续,我院60余名同学们踊跃加入防疫志愿服务,学生们累计捐款万余元,同学们积极加入學院习惯养成运动,放心宅家为国家防控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孝敬。同时李敏提醒同学们在这个最要害的时刻,要听从国家的部署,增强防护,取得决胜阶段的胜利,早日平安返校。

學院各班通过差异的形式开展了学习,一篇篇体会,一句句话语,反映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必胜信念,体现了青年一代的使命继续和青春誓言。

生在種花家,幸之亦信之。當青春遇見疫情,我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用奮鬥譜寫戰“疫”裏的最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