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弘,天津市第四中學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中學高級職稱,天津市特級教師。1994年畢業于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自動化專業,2005年獲得天津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學位。現爲學科組長,區教研室兼職教研員、中心組成員,天津市教育學會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全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會員,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會理事,河西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教學能手
劉姝弘從教以來,一直以“正直、真誠、奉獻、進取”爲准則,承袭“教育的真谛不單是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掌握要领、養成習慣、學會做人”的教育理念,寓德育教育于學科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教育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教學中注重學科德育滲透,以教師人格魅力熏染學生,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在教師反饋中學生好評率達到95%以上。兩次市級雙優課一等獎(均爲市一等獎第1名);兩次區雙優課一等獎(均爲第1名)。市級公開課3節,受好評。劉姝弘經常參加公開課、展示課和觀摩課等各種教學交流活動。2010年視頻課程《走進數據庫》被天津網收錄,並被推薦爲天津網名師。2011年在河西有線電視台《名師講堂》欄目授課。2004年在“天津市中學校本教研現場會”上做公開課,2008年在全市做“新課程配景下中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交流研討活動”展示課;2010年在“天津市普通高中課程革新總結推動會”中做展示課。
劉姝弘在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對學生嚴格要求,追求輕負高質。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多年保持全市領先。多次爲市、區教研活動做教材分析和考試指導,參與天津市學業水平考試的出題審題事情,曾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中學進行新教材編寫和研討。
劉姝弘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進行新課改探索,效果顯著。2010年教案《走進數據庫》榮獲全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案例大賽高中組二等獎。2009年作爲唯一的教師代表在全市新課程革新總結會上作經驗介紹。2009年通過國家級培訓和考核被聘爲全國“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教學實踐項目評委。
育人能手
刘姝弘重视培养青年教师。她担任校创优课、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评委,校督导室督导员,发挥主干教师引领作用,鼎力大举培养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获得全国奖2项,市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区级奖4项。2006年指导市教研员张磊老师在我校进行教学实践。2007年和青年教师董玉娟签订师徒条约,指导徒弟董玉娟获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三等奖、天津市一等奖,校创优课一等奖第一名,河西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季军、一等奖,获“教育创新”论文评选市级三等奖;2008年指导陶澂获校创优课进步突出奖和优秀奖;2010、2011年指导任莉、李海蓉2名教师获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 2009年指导刘慧、任莉老师做区级观摩课获得好评。
2010年被新華中學聘爲“骨幹教師培養工程指導專家”,指導骨幹教師郭歆怡,獲得全國教學案例評比二等獎、市一等獎。2010年被天津市教研室聘爲天津市中小學“265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工程”授課專家,授課兩次,輔導答疑一次。2011年又被聘爲該工程講師團成員,赴寶坻、北辰、西青等地講學。2012年被聘爲天津市中小學“265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工程”學員基地實踐研修領銜指導教師。2013年被聘爲天津市信息技術優質課評審專家。2014年被聘爲265教學能力競賽評審專家。
劉姝弘還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選拔和培養特長學生參加各項競賽。先後培養了1位“明天小小科學家”吳昊,1位先導小科學家黨嶽,3位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張德奕、李思夢等。共指導學生獲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機器人競賽等全國獎項15個,獲市級一等獎62個,二、三等獎若幹。培養宋曉東等多名學生獲信息學奧賽天津市一等獎。2010年帶領學生獲天津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團體第一名。2013年、2014年帶領學生連續奪得天津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VEX項目初中組、高中組冠軍獎杯。
因爲精彩的事情,劉姝弘曾獲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全國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優秀輔導員,天津市信息學奧賽優秀輔導教師,天津市小發明競賽金牌輔導員等稱號。四次被評爲河西區優秀科技輔導員,三次被評爲天津市優秀科技輔導員。多次獲得天津市“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獎,“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優秀指導教師。2010、2011年連續兩年獲全國“中國兒童青少年威盛中國芯計算機演出賽”優秀個人組織獎,市級優秀指導教師。
科研能手
劉姝弘具有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時刻關注本學科新理論、新經驗的進展情況,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探索教學規律,進行教學革新。2004年編寫新課程標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材,該教材通過教育部審核,成爲天津市唯一一套面向全國發行的高中教科書,全國有天津、山東、廣東、海南等省份選用本教材,反映良好。2004年編寫新課程標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材配套教參,在全國發行。2008年參加新課程標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修訂事情,修訂後的教材已于2010年再版發行,被全國更多的省市選用。2010年編寫校本教材《虛擬測控實訓教程》,開設《虛擬儀器測控》校本課程,受到廣泛關注和洽評,先後有美國、甘肅、塘沽等國內外同行來我校參觀學習。2010年被聘爲“天津市科普項目評審專家”,評審市級科研項目。
劉姝弘堅持以科研爲先導,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勤于學習,潛心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市區級課題研究(國家級2項、市級3項、區級2項),均已結題。其中,作爲課題負責人承擔市、區級課題2項,作爲第二、第三成員,總執筆人和結題報告撰寫人參與市級課題研究2項。2011年被評爲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劉姝弘主要參與的課題有多項,如作爲課題負責人承擔天津市基礎教育課程革新研究專題《信息技術課堂中有效教學战略的實踐研究》,2010年結題。個人结果在《天津教研》發表,獲市教研教改结果二等獎,並在全市大會做經驗介紹。參與王紅花校長承擔的天津市科技計劃課題《天津市城區中學科技探究實驗室建設示範》的課題研究(第三成員,主要實施者,結題報告和論文撰寫人),2011年結題。研究结果獲2011年天津市第五屆基礎教育教學结果獎一等獎,發表在全國焦点期刊《天津教育》,獲全國論文評比二等獎。
此外,劉姝弘參與施永梅校長承擔的天津市基礎教育課程革新研究專題《通用技術課程必修模塊教學設備基本配置方案的研究》(第二成員,主要實施者,結題報告撰寫人),2010年結題。作爲課題負責人承擔河西區教育科研“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新課程理念下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的战略研究》,2009年結題。參與王培德校長承擔的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會規劃課題《關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已結題。參與胡英江校長承擔的國家級課題《中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已結題。
劉姝弘撰寫論文,多篇發表在國家、省市級刊物或獲獎。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篇,在《天津教育》、《天津教研》、《教師教育》等焦点刊物發表4篇。
在自己的事情崗位上,劉姝弘一如既往地發揮著能手角色,培育出更多優秀學生,在教學、科研崗位上創造出更優異的成績。